答:该理论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过5个阶段的标准程序,即:形成阶段、振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任务阶段、中止阶段。
二、论述宝尔斯的人类行为分类系统?
答:他和他的同事在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实验室进行了试验,这是社会科学家首次以系统的方式对群体中的个体行为进行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人类行为分类系统——“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
罗伯特-宝尔斯的主要贡献:
1、 提出了12种人类行为类型;(群体功能理论)
2、 提出了群体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内部沟通和群体的组织与维持,同时指出了群体的行为过程将要经过4大阶段:定位、评价、控制、成员角色具体化。
3、 他发现了一个规律:群体中单个成员的行为可以分为四大类(a.在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b.任务相关行为、c.与任务相关的咨询行为、d.社会情感方面的否定行为),四类行为在不同类型的群体中所发生的概率是基本相同的。
4、 指出了“角色区别”是群体中的一个一般特征。
三、简述领导者职能和管理者职能?
答:领导者职能——为使群体高效运作,领导者或者其他人必须完成的群体维持活动和与任务相关的活动,是各类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及工作内容在理论上的概括。
管理者职能——在管理活动中所应当作的事情。一般认为,管理者职能有4项:计划、组织、指挥(领导)、控制。
四、简述领导者的一般职能?
答:1、完成任务职能:分配任务、安排工作、配备人员等活动,其目标是为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的目标。
2、群体维持职能:协调内部冲突、确保群体对成员的尊重等活动,其目标是维系群体的良好关系和高昂的士气。
五、简述管理的4项职能?
答:1、计划职能:确立企业目标及实现企业目标途径和方法的活动,是管理过程的起点。
2、组织职能:对实现企业目标的各种要素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组合和配置的活动。
3、指挥职能:管理者或管理机构,通过下达各种信息(命令、工作意见),来调度和引导下级实现计划的活动。
4、控制职能:纠正偏差、保证目标实现的活动。
六、简述根据下属成熟度的不同阶段,应当采用的领导类型?
答:1、命令型;(高工作、低关系)
2、说服型;(高工作、高关系)
3、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
4、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
赫塞—布兰查德模型(情景领导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1、该理论1966年首先由美国的科曼提出,其后由美国的 赫塞&布兰查德 加以发展。
2、基本观点:领导者的风格应适应其下属的“成熟程度”(工作成熟度、心理成熟度),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来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领导的成功。
3、主要内容:该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是由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下属的成熟度3个因素决定的。随着下属成熟度程度由低到高,形成了领导的生命周期:“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低工作、高关系”——“低工作、低关系”。

福建专升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